視頻:西方銀行擔憂伊拉克局勢收緊資金撤出員工  來源:上海東方高清
  中新網7月8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近日發表文章評論中東局勢稱,美國前總統小布什2003年發動入侵伊拉克的戰爭,導致美國在中東首次失敗;而隨後奧巴馬的撤軍也操之過急,構成了美國的第二個失敗。對歐洲來說,“聖戰主義者”帶著恐怖主義卷土重來;以及他們的極端思想蔓延到巴爾幹地區,歐盟及其成員國將被迫比如今更緊密地關註東南歐地區。
  文章摘編如下:
  在中東,歷史每一天都在發揮作用,並產生最具戲劇性的結果。由一戰後的奧斯曼帝國諸部組成的舊中東顯然已經分崩離析,其中美國在這個衝突頻發地區的行為要占很大原因。
  美國的“原罪”是小布什在2003年發動的入侵伊拉克的戰爭。當時掌權的“新保守派”忘卻了填補伊拉克和中東地區在推翻薩達姆後留下的權力真空,奧巴馬的撤軍也操之過急,構成了美國的第二個失敗。
  美國的撤軍與“阿拉伯之春”和敘利亞戰亂的爆發幾乎同時,而其作為地區秩序維持力量所表現出來的持續的消極性,如今有可能導致伊拉克分裂——極端組織“大敘利亞伊斯蘭國”(ISIS)迅速崛起,並且已經打下了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摩蘇爾。事實上,ISIS已經控制了巴格達西北的大部分地區,伊拉克和敘利亞的邊境被認為已不復存在。兩國的鄰國邊界也有可能被武力重新勾畫。已然爆發的大規模人道主義災難幾乎肯定會繼續惡化。
  如果ISIS成功地在伊拉克和敘利亞諸部建立永久的“類似國家的實體”,那麼中東地區分崩離析之勢將會加速,美國將輸掉“全球反恐戰爭”,世界和平也將受到嚴重威脅。但即使沒有ISIS這樣的恐怖主義組織,局面也非常不穩,因為敘利亞內戰極有可能會蔓延開去。事實上,說敘利亞衝突是“內戰”有些不妥,因為敘利亞局勢長期以來一直包含著沙特阿拉伯與伊朗的地區主宰權鬥爭,而其背後則是歷史悠久的伊斯蘭教遜尼派多數和什葉派少數之間的衝突。
  庫爾德人構成了奧斯曼帝國昔日領土上的另一個不穩定因素。庫爾德人散佈於多個中東國家——伊朗、伊拉克、敘利亞和土耳其,幾十年來一直在為建立自己的國家而鬥爭。儘管如此,自薩達姆倒台以來,他們在伊拉克北部表現出極大的剋制,滿足於建立經濟和政治上的“自治”——即獲得除錶面名義之外的所有“獨立”實質,包括一支強大且經驗豐富的“自由鬥士軍”。
  如今,ISIS的崛起以及拿下摩蘇爾,以“秋風掃落葉”之勢解決了伊拉克中央政府與庫爾德地區政府之間的地盤糾紛,庫爾德人大獲全勝,特別是在基爾庫克。在伊拉克軍隊撤出後,“自由鬥士軍”馬上占領了該市,給北部庫爾德人地區帶來充足的石油和天然氣儲備。此外,相鄰的伊朗和土耳其以及美國都迫切需要“自由鬥士軍”支持對抗ISIS。因此,庫爾德人獲得了一個意料之外的獲得“完全獨立”的機會窗口,儘管他們必須與土耳其和伊朗搞好關係才能進入全球市場的局面,制約了他們的政治雄心。
  此外,在入侵伊拉克的過程中,美國開啟伊朗的地區霸權之門,也給其地區盟友帶來了劇變,長期影響——包括目前與伊朗政府進行的核談判——正在日益顯現。雙方在打同一批“聖戰主義者”,而後者得到了美國的盟友——海灣遜尼派國家的支持。儘管美國和伊朗仍然反對正式合作,但車輪已經在轉動,直接雙邊談判已成為常態。
  關於未來的一個關鍵問題是在地區均衡中扮演關鍵角色的約旦是否能在地緣政治變化中安然無恙。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整個以色列-巴勒斯坦傳統中東衝突實力平衡將崩潰。後果的影響難以估量,但很有可能極為深遠。
  對歐洲來說,中東發展趨勢帶來了兩大風險:聖戰主義者帶著恐怖主義卷土重來;以及他們的極端思想蔓延到巴爾幹地區。處於自身安全利益,歐盟及其成員國將被迫比如今更緊密地關註東南歐地區。(約施卡·菲舍爾)  (原標題:外媒:美國在中東“惹禍” 或給歐洲帶來惡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t47mtldi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