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宋丹丹 馬輝 通訊員張鏑 李國安)明明辦的是定期存款卻變成了保險、保險合同暗含霸王條款設計裝潢、條款術語如同“天書”……昨天,市消協發佈保險業消費評議通報,細數保險業七宗罪,生命人壽和建設銀行分別位列保險公司和代理銀行投訴之首。
  市消協介紹,今年1月到11月,市工商局和市消協共受理保險類當鋪投訴670件,平均每天有兩起。26家保險公司遭消費者投訴,投訴數量排在前三位的是生命人壽、中國人壽、新華人壽;涉及保險銷售代理的銀行有7家,建設銀行、漢口銀行位居投訴名單前列。
  市消協分析,當前保險消費爭議有七大問題:一是銷售保險產品的代理銀行誤導銷售,存款變保險頻繁出現房屋貸款;二是保險合同條款中的專業術語如同“天書”,又缺乏具體解釋,消費者常常無法理解;三是保險合同中暗含霸王條款,如車險第三者責任險中將基本醫保自費項目排除在外,不合常理;四是投保容易理賠難,拒賠、拖賠情況時有發生;五是財產險定損時保險公司隨意性大;六是代理銀行合約外劃扣托管費,導致保費無法劃扣合同失效;七是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差,不看清合同條款就簽字。
  市消協提醒,消費者購買保險要警惕代理人自賣自誇,看清合同條款後再簽字,買了租辦公室保險後一定要保管好相關材料,尤其要小心存款或者銀行理財產品變成保險。
  銀保系統家具產品誤導銷售成投訴熱點
  買銀行理財變保險產品、銀行劃扣賬戶托管費導致保費不足合同失效……昨天,記者從武漢市消協開展的保險行業消費熱點評議活動上得知,商業銀行里賣保險產品產生的種種問題成消費投訴熱點。
  假稱買理財送保險
  5萬元縮水近半
  去年8月,於先生在漢口銀行百步亭支行想購買10萬元的銀行理財產品。一旁的工作人員向他推薦一款熱銷的生命人壽紅上紅銀保產品,每年存5萬,存5年,10天后立即返還8200元。
  於先生簽字時看到所簽的單頁上顯示為生命人壽的投保單,當即提出質疑,工作人員解釋:“這個是購買理財產品附贈的保險,與理財產品無關。”於先生回憶說,當時工作人員叮囑他,接到回訪電話時,只要回答知道就好了。於先生信以為真,交納了5萬元併在投保單上簽了字,並按工作人員要求回答了回訪電話。今年保險公司讓其續保時,於先生才知道,該產品根本不是短期銀行理財產品,而是一份分紅險,保險期限是終身。如果現在退保,5萬元要損失近一半本金。
  銀行收36元賬戶托管費
  繳費不足損失幾千元
  2010年12月,吳先生在中國建設銀行北湖路支行購買了太平洋人壽保險公司的十年期紅福寶兩全保險。每年繳費20000元,分5年繳清,吳先生當即綁定了銀行賬戶,以便每年能及時繳費。
  今年10月份,吳先生在續保時被告知,其與保險公司的合同因繳費不足被中止。“我每年都在繳費前將2萬元轉過去了,怎麼會繳費不足呢?”吳先生感到疑惑。
  保險公司解釋,除了每年按合同約定繳納20000元保費外,還需要每年向銀行交36元的賬戶托管費。銀行扣除了36元賬戶托管費後造成保費不足而無法劃轉,導致保險合同被中止。不管是退保還是續保,吳先生都要承擔幾千元的損失。
  吳先生認為當時代理銀行沒有盡到告知義務,中止責任應由代理銀行承擔,經過消協介入後,銀行迅速辦妥。
  武漢市消協相關負責人介紹,2011年中國保監會和銀監會聯合發佈《商業銀行代理銀行保險業務監管指引》,希望能對工作人員利用商業銀行信譽片面誇大保險產品收益,誤導消費者購買人身保險產品等現象進行規範。但時至今日,仍有保險公司和代理銀行頻頻將存款、理財等業務與購買保險產品混為一談,誤導消費者。
  記者宋丹丹 馬輝 通訊員張鏑 李國安  (原標題:武漢保險類投訴平均每天兩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t47mtldi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